教学动态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养项目(严复班)学生赴京都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18年8月31日,北京大学“严复班”十七位同学赴日本京都,进行暑期参访学习项目。“严复班”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培养,力求造就一批社会科学学术训练基础扎实的学术人才。该项目面对北京大学社科学部的各个院系,此次赴日同学覆盖社会科学学部所有开设本科专业的院系。

  该项目与京都大学合作,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两部分:在京都大学内进行学术课程,即通过讲座、小班教学等形式学习日本学术科研现状、国际关系、环境问题等;配合课程内容,在关西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官员、原住民、访客进行交流,熟悉城市的行政系统、城市规划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此次项目顺利开展,得益于北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两所中日高校间的密切合作。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文化中的冲突与融合,学习了国际高校社会科学学者的思想理念,感受到了日本政治文化和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这次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促进了学生的学术思考,初步熟悉了日本社会科学相关学者的研究前沿,丰富了本科生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学习和成长体验,让学生真正更加“懂社会、懂自己、懂中国、懂世界”。

  

  附:部分学生体会

  国际关系学院张诚杨:                   

  在京都大学的交流活动中,严复班一行有幸聆听了奈良岡聰智教授所做的关于“现代日本政治与历史认识问题”的讲演。令笔者深感收获颇丰的是,本已较为熟悉的历史知识,在日本学者视角下被加以整合且形成了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深刻地体现着中日历史认知上的诸多差异。

  在历史的断代与纪元方法上,中日两国就有显著区别。受唯物史观影响,中国习惯上将本国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阶段,对日本历史也做出类似的三段划分。而包括奈良岡教授在内的日本史学界则采用趋近西方的两段论:以1868年明治维新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阶段。两者的分歧点在于二战这一时间节点:中国认为二战是近代和现代日本的历史分野,而日本认为二战并未给其社会带来断裂式的剧变。在日本的视角中,其现代以来的历史被一系列对外战争所构成的线索紧密串联: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大东亚战争及太平洋战争——对外战争与扩张伴随着其近代化的全过程,而且是其国家崛起的最主要动因之一。

  而这一系列战争恰恰是日本历史认识的纠结之处。与和平发展的邻国相比,依靠战争起家的历史令日本面临着如何将本国发展路径正当化、以及应该将哪一段历史正当化的难题。例如日本多数史家承认其发动二战的非正义性质,却难以对二战之前的侵略扩张做出定性。而与同样是依靠对外战争和殖民扩张而崛起的西方列强相比,日本也有其特殊性:首先,不同于英法美俄等国,日本的一系列对外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且自1945年以来一直以战争责任承担者的身份列于国际社会,其对过往战争的任何解释与叙述,都牵动着被其侵略过的邻国的神经,因而其历史认识面对着国际压力。其二,直至今日,被西方列强殖民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位置,对往昔宗主国的实力和话语霸权难以构成挑战;而日本侵略的对象如中韩等国,当前在国力和发展水平上与其差距甚小,具有通过国际舆论影响日本国内思想界的力量,这使得日本的历史认知更具复杂性。在民族心理、历史背景和国际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的历史认知高度复杂化且与邻国迥异。

  对于二战的认知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日本右翼认为其输掉的二战实质上是一场日本与英美列强逐鹿亚太的争霸战争,在道义上双方都不具有任何优越性,因而对日本的战后清算充其量只是“胜者的裁判”,并不占据法理与道德的制高点。部分极右翼观点甚至认为日本参与的是一场将亚洲民族从欧美支配者手中“解放”出来的正义战争,且日本才是遭遇盟军轰炸与核袭的最大战争受害者。当然也不乏左翼史家倾向于认为日本所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质,并且认可对日制裁的积极意义。不过根据奈良岡教授的阐释,即使承认战后对日处置的正当性,其中部分条款的争议性也会造成认知上的混乱。例如,使日本放弃在中国东三省的一切权益,意味着令其放弃在30年代在华扩张攫取的利益;归还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意味着吐出其在日俄战争中获得的成果;承认朝鲜独立,是对1910年日韩合并的否定;归还澎湖、台湾则是对中日《马关条约》的否定——在日本社会的主流观点中,一纸条约不只是清算了日本于二战中的战争罪行,更从某个角度否定了其整个近代历程,可以想见此对其思想界造成的巨大冲击。

  笔者还与教授探讨了关于日本战时政权性质的问题,该问题也集中反映了两国在历史认知上的差异。在中国学界,抗日战争被定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日本战争机器的发动者则被视为法西斯政权。而在教授及日本主流学界、社会的认知中,与典型的德意两国相比,日本并未建立严格意义上的法西斯体制,称之为军国主义则更为贴切。个人认为其分歧点在于,中国学者从道义和国际阵营的角度理解,认为奉行种族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并对外侵略扩张的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而且作为国际反法西斯主义民主阵营的对立面,日本政权理应是法西斯性质的;而日本学者则从政权的运作机制入手,以其军部、内阁的集体负责制和决策过程的非独裁性为根据做出其不具有法西斯性质辩护。

  总体上来看,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在近现代历史问题的认知上却有较大分歧。近年来中日在历史学术研究上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受制于现实条件,其成果多在于厘清史实这一层面,由学术研究所总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价值性共识还十分鲜见。在此惟愿两国于今后能有更多的学术往来、人文交流,以期达到相互理解、心意相通的理想境地。

  信息管理系朱恩泽:

  作为日本历史上悠久的古都,京都以其古香古韵的风姿卓然而越,而来到这座城市,我却发现其远不止于此。

  其一,正如我们看到的那般,留存的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寺庙、神社等建筑风貌不仅得益于延续多年的历史,亦得益于政府采取的保护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政企民协同合力,终而使历史的文明勿以湮没。其二,慵懒中带有的规矩与节奏是逐渐相处中促以我颇为感触的点。京都不仅有着朝漫夕归的闲散,亦存有现代化的气息。其三,悠远的历史孕育了知识的殿堂。京都自然也是一座充满学术气息的方隅,平均每十人中便有一名学生。京都大学更是充盈了自由与碰撞的灵感,这与北大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京都的美是然不啻于此,悠远深邃,难以穷尽。

  社会学系刘锦玉:

  京大的访问项目安排紧凑,讲座涵盖了农业技术、历史社会、政治结构、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中日关系中双方对历史的不同认识永远是一个不得不跨过却始终跨不过的坎,听日本教授讲授中日近代史是一段格外难忘的经历,从另外一个角度梳理这段历史,“目前日本的人口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很多日本人在思考,难道在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从出生就注定道歉的命运吗?”教授固然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拓宽思维的边界永远是一个北大人所应求索的。

  相较学术讲座,对于初来日本的我,和这个国家初遇时的第一印象更为直观深锚点刻,纪律良好,街道干净整洁,素质良好的人们会随时在公交上掏出书本阅读。

  政府管理学院喻圣豪:

  京都给我的首要感受就是集约高效,交通上便可见一斑。市区车辆限速和实际速度均比国内快、火车轨道紧挨房屋无围挡、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基本都能准时到达。这背后的原因和前提在于人们对效率守时的追求和对规则的自觉遵守,这正是社会兼具活力和秩序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古建筑如此密集实属罕见,也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景区周边建设规划也都非常协调,对此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这都依赖于当地政府有力举措和各方的大力支持,值得国内各古城好好学习。

  最后是感受到了京都浓郁的学习氛围和高效的教育模式,每天搭载公共交通工具总能看到在看书的人,图书馆里也有很多人,京都市也出了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都值得我们反思。

  社会学系黑若琳:

  在十几天的京都之行中,京都大学的教授和政府官员为我们带来了丰富而充实的讲座:从面临人口增长、农业增收、环境破坏、食品浪费等多重危机下日本农业工业化、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到日本学者对本国近现代历史中侵略、审判、中日关系等政治议题的认识与反思;从京都政府的体制、构成,到维护京都城市景观统一性的理念和措施。通过这些讲座,我们得以窥见京都乃至日本各方面的大致样貌。

  除了这些“直接”的学习,待在京都的十几天本身就是一种“深度体验”。极其干净的街道,公共交通中特意设置的优先坐席,头顶肆意延伸的电线,清澈见底的鸭川,还有寺庙、神社中广受欢迎的御守和虔诚祈祷的人们,这些新鲜的事物都带给我们。充裕的时间让我们有机会融入这座城市,体会生活于其中人们的生活,共享诞生于此处悠久的文化,也反思中日两国的异同。

  元培学院安琪:

  在京都这几天,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数不胜数的寺庙和神社,而是京都的普通民居。当我刚刚出地铁站,映入眼帘的便是鳞次栉比的房子。一路走来我发现,那些民居,竟没有两座是相同的,各有特色;按理说如此花样繁多的房子组合在一起当是十分凌乱的,可是京都的民居偏偏让人觉得十分和谐。明明彼此相异,却能做到整体和谐,这是最让我感到惊讶的地方。后来听闻了京都的城市景观政策,才知道原来京都对于民居——尤其是景点附近的民居有高度、样式、外墙颜色等方面的诸多规定,这是政府和人民协商的结果,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让京都还是京都。京都民众这种既张扬个性,又兼顾公共的精神,既让人敬佩,又使人感动。

  社会学系王易凡:

  再度踏足这座古都,在熟稔之外又因严复班精心安排的课程而多了几分新的心得与体会。农业机械化专家近藤直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我们虽是文科生,却仍受益匪浅。荧光辐照等尖端技术等令我们连连惊叹,近藤教授心系全人类粮食安全的广阔胸襟更使我们叹服。山本部长关于景观政策的讲座亦使我们收获颇丰。从他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们方才意识到,那漫不经心、浑然天成的京都古韵,竟是政府与民众通力配合,为了五十年、一百年后的后人仍能感受古都风韵,方才用极为精密的计划保留下来的。感谢学校及严复班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得以与京都结下这段美丽的机缘。

  法学院王晓臻:

  首先是特别感恩有这次宝贵的机会能够让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京都市景观政策,从中体会到日本人对古建筑古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美学的追求。该市的政策不仅是思想理念,更值得研究的是细节上的用心:从建筑物的高度、样式的设计、眺望景观、广告牌、历史城市五个方面详细制定了措施,进行渐进式保护,并且通过不断复古让整个城焕发全新的活力,实现京都市的价值。走在京都的大街上,宁静而雅致,能够深入体会到这里宜居的环境所带给人极致的幸福感。这次交流让我认识到日本在保护历史景观方面最精致的措施,并不断思考如何能够将成功经验借鉴改进来保护中国的古城。

  国际关系学院杜卓琼:

  此次京都之行令我感触良多。首先是学习到了很多。从第一天的农业技术讲座到最后一天的城市景观规划讲座,我们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了解到了过去很难接触到的事物,体悟到了从京都大学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本光辉。这其中,有惊叹,有质疑,有学习,十分充实。其次是有一些新的思考。不论是对人生中一个小的规划,还是对学术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都越来越平实,自由,而后勇敢。京都确实是一个适合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再者就是和班上的老师、同学愈发熟悉起来,时常会讨论某个问题,交流讲座感受,发现对方的独到之处,都是极其珍贵的经历。素来欣赏京大的学术宗旨与人文精神,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够沉下心来,多思考和钻研,期待在严复班未来的学习生活!

  社会学系蔡昱辉:

  没有想过日本之行会如此充实,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日本。在京都大学的学习让我们对京都的方方面面有了深刻的了解,在一次次讲座中我们穿梭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比较着两个国家,用自己的经验发现北京和京都的相似和不同。对日本古寺和神社的参访,在博物馆的世界中遨游,每一次的调研都有心灵的震撼。京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自然、人文和科技交织得十分和谐的城市,而日本人民谦逊、认真、热情,无论去哪儿都能看到他们的笑容,这何尝不是一种民族精神?除此之外,日本的政治制度、人口问题、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给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官员需要以怎样的态度承担公务员的身份、各政府部门该如何运作、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如何摆脱、在哪些方面我们的技术还有待提升、作为学者应该怎样治学……我们受益匪浅,将把这次日本所学所感融入回校后的学习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我们还能去看看更宽广的世界。

  元培学院古宇昕:

  此次京都游学之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日本人的理念:从自然科学到城市的景观规划,各种细致而又精准的政策定位和考量都是基于人性化的理念。京都大学的近藤直教授是农业和环境问题方面的专家,其所专研的领域是农业机械的开发和应用。在他的讲座中,无论以荧光物质检测法代替传统的光谱检测法以预测和减少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蔬果腐烂,还是根据鱼苗体内的空气震动频率监测其健康状况和体型数据,都让我们惊叹于这些技术的精确性和创造性。但是,所有先进技术所基于的理念则是一致的,即近藤教授反复强调的“mottainai”,这一理念的英文意涵是“too good to waste”,一切食品安全和农业技术改造所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How to feed more people?”,在资源有限的星球上如何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更高的产量势必意味着更多的排放和污染,唯有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减少浪费才是更好的出路。这种人性化思考不仅体现在科技研究上,还体现在京都城市规划的限高政策和城市风貌维护等问题上。充满温情的理念定位和相应的技术与政策的有效执行的结合下,我看到的是敬业而实干的工作者和宜居的城市生活。


返回